急重危症救援中心
Heavy dangerous sickness rescue center

VA-ECMO出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和结局:基于全国范围的回顾性研究

来源:体外生命支持分会ChELSA



第三十七期


2


VA-ECMO出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和结局:基于全国范围的回顾性研究


Prevalence and outcome of heparin-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diagnosed under veno-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: a retrospective nationwide study


Kimmoun A, Oulehri W, Sonneville R, et al

Intensive Care Med. 2018 Aug 22

.doi: 10.1007/s00134-018-5346-y




文献回顾


 研究背景


血小板减少是ECMO最常见的的并发症(60%),它的主要机制是由于血液和非内皮细胞的ECMO管路结合后激活血小板,激发炎性反应,破坏ECMO管路;


设备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原因有多种:炎性反应、出血、药物以及免疫过敏反应(如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,HIT)。HIT的诊断需具备下列三项:临床症状+PF4/肝素抗体阳性+血小板功能试验至少一项阳性(血小板聚集试验PTA、血清素释放试验SRA、肝素诱导的血小板活化试验HIPA)。


研究目的


通过一项全国范围的回顾性研究,评估VA-ECMO出现HIT的发病率和在ICU 90天内的转归。


研究方法


1. 回顾性研究设计:

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,法国国内20个ICU中心。纳入标准:可疑HIT的成人VA-ECMO患者,在ICU内接受肝素抗凝治疗3天以上,且ELISA检测到阳性的PF4/肝素抗体。排除标准:HIT既往史;孕妇;18岁以下未成年人;感染性休克引发的脓毒性心肌病和心脏骤停者。HIT的患者管理:可疑HIT患者,进行PF4/肝素抗体和血小板功能试验检测,并计算4T评分。4T评分是由血小板数量减少、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时间、血栓形成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四个要素构成。HIT者暂停肝素使用,更换其他抗凝剂。


2. HIT的诊断:患者分为3组:

HIT确诊组-PF4/肝素抗体阳性+血小板功能试验至少一项阳性;

不能确诊HIT组-PF4/肝素抗体阳性+血小板功能试验未检测;

排除HIT组-PF4/肝素抗体阳性+血小板功能试验至少一项阴性


3. 观察结果

主要观察终点:VA-ECMO出现确诊HIT的发病率;

次要观察终点:在ICU 90天内的死亡率、评估在HIT诊断中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,血小板计数的时间过程,替代抗凝治疗方法、HIT相关的并发症事件(膜肺血栓、深静脉血栓、动脉血栓、出血)。


4. 数据采集和时间点

采集时间点如下:入院、初步可疑HIT、可疑HIT 5天后、可疑HIT 7天后。


研究结果


1. 患者的基线资料和HIT的发生率

筛选5797名因心源性休克接受VA-ECMO治疗的患者,最终纳入39名患者0.67% ,[95%CI] [0.46–0.88]),其中HIT确诊组21例 (53.8%, [38.2–69.5]) ,排除组14例(35.6%, [20.8–50.9]),不能确诊组4例(10.3%,[0.7–19.8])。HIT确诊率约0.36% (21/5797)。相关信息见表1


表1.患者的基线资料

2. HIT的诊断过程

从入院到可疑HIT时,患者血小板数量下降约67.6%,HIT确诊组和排除组在下列结果中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:

1)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差异(= 0.81,图1);

2)从建立插管到出现可疑HIT时的ECMO运行时间(排除组 vs 确诊组,8.5天 vs 8天,= 0.84);

3)使用肝素抗凝时间(排除组 vs 确诊组,9.0天 vs 7天,p = 0.25),见表2

可疑HIT时,其4T评分中位数是5.0,在确诊组和排除组之间类似(= 0.72)。PF4/肝素抗体的密度(排除组 vs 确诊组)是1.08 vs 1.253(p = 0.34)。


图1. HIT确诊组和排除组的血小板计数时间过程(数据不全的患者被排除)



表2. HIT确诊组和排除组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管理流程:诊断、治疗和血小板计数的时间过程

3. HIT患者的管理和转归

从可疑HIT出现至可疑后7天,血小板数量下降时间在排除组和确诊组之间是相似的(图1)。替代治疗主要采用阿加曲班(排除组:71.4%,确诊组:52.4%,p = 0.31),如表2

ECMO膜肺血栓、出血和血管栓塞在HIT排除组和确诊组之间无显著差异(表3)。90天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(50% vs 33.3%,p = 0.48)。


表3. 在ICU期间内HIT确诊组和排除组的不良事件统计


4. HIT的鉴别诊断

表4 分析可疑HIT时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,如质子泵抑制剂,在HIT排除组占50%,较确诊组(19%)更常见,= 0.073。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,如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败血症DIC等,在这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。


表4. 可疑HIT时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


研究讨论


VA-ECMO导致的HIT确诊率为0.36%低于体外循环后所致的HIT发生率(3%)。ECMO后可疑HIT患者多见于心脏术后的患者,可能的原因是:术中高剂量肝素抗凝、CPB期间血气接触、炎性反应、ECMO管路的激发(肝素涂层管路和肝素)。


研究局限性

首先,HIT诊断具备一定困难性,ECMO期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并非都能检测PF4/肝素抗体,且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管理具有异质性;

其次,不同中心的HIT诊断过程有很大差异;

最后,本实验主要是针对心源性休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,HIT的低发生率,使得我们无法得出HIT和死亡率之间的明确关系。


结论


VA-ECMO出现HIT的发生率0.36%, 死亡率33%,此外,在进行HIT诊断时,4T评分>4分和PF4/肝素抗体阳性,并不一定能确诊HIT,因为有36%的患者血小板功能试验阴性。


本期文献回顾

滕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

2018年9月7日 11:58
浏览量:0
收藏